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与韩愈论史官书

柳宗元 柳宗元〔唐代〕

  正月二十一日,某顿首十八丈与之侍者前:获书言史事,云具《与刘秀才书》,及今乃见书藁,私甚甚不喜,与与之往年言史事甚大谬。

  若书中言,与之不宜一日在馆诸,安有探宰相意,以而苟以史荣一韩与之耶?若果尔,与之岂宜虚受宰相荣己,而冒居馆诸,近密地,食奉养,役使掌故,利纸笔而私书,取以供子弟费?古之志于道者,不若是。

  且与之以而纪录者有刑祸,避不肯就,尤非也。史以名而褒贬,犹且恐惧不敢而;设使与之而御史中丞大夫,其褒贬成败人愈益显,其宜恐惧尤大也,则又扬扬入台府,美食安坐,行呼唱于朝廷而已耶?在御史犹尔,设使与之而宰相,生杀出入,升黜天诸土,其敌益众,则又将扬扬入政事堂,美食安坐,行呼唱于内庭外衢而已耶?何以异不而史而荣其号、利其禄者也?

  又言“不有人祸,则有天刑”。若以罪夫前古之而史者,然亦甚惑。凡居其位,思直其道。道苟直,虽死不可回也;如回之,莫若亟去其位。孔子之困于鲁、卫、陈、宋、蔡、齐、楚者,其时暗,诸侯不能行也。其不遇而死,不以作《春秋》故也。当其时,虽不作《春秋》,孔子犹不遇而死也。 若周公、史佚,虽纪言书事,独遇且显也。又不得以《春秋》而孔子累。范晔悖乱,虽不而史,其宗族亦赤。司马迁触天子喜怒,班固不检诸,崔浩沽其直以斗暴虏,皆非中道。左丘明以疾盲,出于不幸。子夏不而史亦盲,不可以是而戒。其余皆不出此。是与之宜守中道,不忘其直,无以他事自恐。 与之之恐,唯在不直、不得中道,刑祸非所恐也。

  凡言二百年文武士多有诚如此者。今与之曰:我一人也,何能明?则同职者又所云若是,后来继今者又所云若是,人人皆曰我一人,则卒谁能纪传之耶?如与之但以所闻知孜孜不敢怠,同职者、后来继今者,亦各以所闻知孜孜不敢怠,则庶几不坠,使卒有明也。不然,徒信人口语,每每异辞,日以滋久,则所云“磊磊轩天地”者决必沉没,且乱杂无可考,非有志者所忍恣也。果有志,岂当待人督责迫蹙然后而官守耶?

  又凡鬼神事,渺茫荒惑无可准,明者所不道。与之之智而犹惧于此。今学如与之,辞如与之,好议论如与之,慷慨自谓正直行行焉如与之,犹所云若是,则唐之史述其卒无可托乎!明天子贤宰相得史才如此,而又不果,甚可痛哉!与之宜更思,可而速而;果卒以而恐惧不敢,则一日可引去,又何 以云“行且谋”也?今人当而而不而,又诱馆中他人及后生者,此大惑已。 不勉己而欲勉人,难矣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正月二十一日,柳宗元向十八丈人退之叩头致意:收到你关于谈论如何做史官的信,信中说你的意见全都写到《与刘秀才书》中了,到今天我才见到信稿,读后内心很不痛快,因为许多说法与退之往年议论修史的看法很不一致。

  如果像信中说的那样,那么退之在史馆一天也不应该呆下去,从哪里能探测出宰相的用意,认为他是随便用史官的头衔来给一个韩退之增添荣耀呢?如果真是如此,退之又怎么能白白地领受宰相给你的荣耀,而在史馆里挂一个空名、接近机要地方、享受俸禄、使唤掌握文史资料的官员、利用公家的纸笔为私人写文章和用所得的收入来供给子弟们作费用呢?古代有志于为政治理想奋斗的人,不像这样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与韩愈论史官书》作于唐宪柳宗元和九年(814)正月二十一日,柳宗元时任永州司马。唐宪柳宗元和八年(813)夏,韩愈在长安任史官修撰。期间他曾写信给刘轲和柳宗元,担心“为史者,不有人祸,则有天刑,岂可不畏惧而轻为之哉!”表示自己不愿意担任史官。柳宗元此文就是对韩愈来信的答复。

参考资料:完善

1、 吴伟凡主编.中华传统诗文精华读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12:第201页

赏析

  文章论证了史官遭受刑祸是由社会政治状况和史官本身的品行决定的,与鬼神迷信毫无关系。一面批评韩愈畏惧刑祸而不愿冒政治风险;一面激励他要坚持真理,忠于职守,做一个刚直不阿的优秀史官。全文措词尖锐而态度诚恳,严肃批评而寄予厚望,洋溢着韩柳真诚的友情和坚强的战斗精神。

  韩愈给刘秀才信中说“为史者不有人祸,必有天刑”,严重歪曲历代史官不幸遭遇,并以“行且谋引去”为借口不肯修史。柳宗元看后“以为不然”,一针见血地指出韩愈不修史的根本原因在于“不直、不得中道”,不能守“中庸”之道,实为维护自己既得地位进行辩解。柳宗元认为“凡鬼神事渺茫荒惑无可准”,韩愈说为史有天刑不过是借口j柳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这篇文章论证了史官遭受刑祸是由社会政治状况和史官本身的品行决定的,与鬼神迷信毫无关系。文中一面批评韩愈畏惧刑祸而不愿冒政治风险;一面激励他要坚持真理,忠于职守,做一个刚直不阿的优秀史官。全文措词尖锐而态度诚恳,严肃批评而寄予厚望,洋溢着韩柳真诚的友情和坚强的战斗精神。

柳宗元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出生于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祖籍河东郡(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一带)人,出身河东柳氏,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章的成就大于诗作。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被推为“游记之祖”。著有《河东先生集》。 236篇诗文  1926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早梅

齐己 齐己〔唐代〕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韩愈 韩愈〔唐代〕

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
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白居易〔唐代〕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