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学
《鹤林玉露》〔宋代〕
高适五十始为诗,为少陵所推。老苏三十始读书,为欧公所许。功深力到,无早晚也。圣贤之学亦然,东坡诗云:“贫家净扫地,贫女巧梳头。下士晚闻道,聊以拙自修。”朱文公每借此句作话头,接引穷乡晚学之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高适到了五十岁才开始作诗,并且他的作品得到了杜甫的推崇。苏洵则是三十岁才开始认真读书,而他的努力得到了欧阳修的赞许。这说明,只要功夫深、努力到位,无论开始的时间是早是晚,都能有所成就。圣贤的学问之道也是如此,苏东坡有诗云:“贫家净扫地,贫女巧梳头。下士晚闻道,聊以拙自修。”朱熹常常借用这句诗作为话题的开端,以此来引导那些来自偏远乡村、起步较晚的学子们。
注释
少陵:即杜甫。
老苏:指苏洵。
欧公:指欧阳修。
朱文公:即朱熹。
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柳永〔宋代〕
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况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时留住。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心处。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严先生祠堂记
范仲淹〔宋代〕
先生,汉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
在《蛊》之上九,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阳德方亨,而能“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光武以之。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