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任末好学

《拾遗记》〔魏晋〕

  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任末十四岁时,他背着书箱跟老师求学,不怕困难险阻。有时寄住在树林中,编白茅为茅草小屋,削荆条做笔,划树汁作为墨水。晚上就在星月的辉映下读书,遇上没有月亮的黑夜,就点燃麻蒿来照明。看书有领会的时候,就把它写在衣服上,用来记住这件事。他临终时告诫别人说:“喜欢学习的人,即使死了也好像活着;不学习的人,即便活着,也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注释
任末:人名。
笈:书箱。
或:有时。
庵:茅草小屋。
荆:灌木名。
刻:划。
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
题:题写。
其:书上的。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这篇文言文节选自东晋王嘉所作的志怪小说集《拾遗记》。文章通过具体事例来写任末从师“不远险阻”,告诉我们学习时要注意几个关键问题:一是学习态度,务必克服一切困难,勤奋学习;二是学习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定要随时记录。我们要好读书,读好书,有好的心得要随时记录下来,这样才能真正的学到有用的知识。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它并不是靠短暂的记忆来见证的,而是要靠日月积累、刻苦努力得来的。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移居·其二

陶渊明 陶渊明〔魏晋〕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令诗

曹丕 曹丕〔魏晋〕

丧乱悠悠过纪,白骨纵横万里。
哀哀下民靡恃,吾将佐时整理。
复子明辟致仕。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饮酒·其一

陶渊明 陶渊明〔魏晋〕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一樽 一作:一觞)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