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隐者一绝

杜牧 杜牧〔唐代〕

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由于没有人引荐,你只好遁迹云林,远离争名逐利的市朝,结果门庭冷落,径路上杂草丛生。
世间最公道的事就是任何人到了老年都要生长白发,包括公伯王侯,谁也没有例外。

注释
无媒:没有引荐的人,比喻进身无路。
径路:小路。
萧萧:萧条、寂静,冷落凄清的样子。
云林:高入云中的山林,这里指隐者隐居之处。
市朝:指交易买卖场所和官府治事所在。
公道:公平,公正。
贵人:显贵的人。

参考资料:完善

1、 马玮.中国古典诗词名家菁华赏析.杜牧: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4:第255页
2、 王充闾.向古诗 学哲理: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51

赏析

  首两句从隐者的居所和处境着笔,称扬隐者的德行。“无媒”语出《韩诗外传》:“士不中道相见,女无媒而嫁者,君子不行也。”原意女子因无人为媒难以出嫁,这里指士子因无人推荐、引见而无法用于世。正因为无汲引者问津,隐者门可罗雀,屋前小路长满了荒草,一片萧索冷落。“草萧萧”暗用汉代张仲蔚事。据《高士传》载,张仲蔚“善属文,好诗赋,闭门养性,不治荣名”。透过萧萧荒草,一个安于索居的隐者形象呼之欲出。“云林”,高入云中的山林,这里指隐者隐之处。市朝,指交易买卖场所和官府治事所在。自古以来,隐者乐于洁身自好,有意避开这些争权夺利的尘嚣地,“退不丘壑,进不市朝,怡然自守,荣辱不及”(《周书·薛端传》)。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与大中元年(847),时杜牧任睦州刺史。这首诗是杜牧送隐者时所发的感慨。

参考资料:完善

1、 胡可先著,小李杜,中华书局,2010.02,第204页

简析

  《送隐者一绝》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如静静溪流平和舒缓,透过萧萧荒革,称扬隐者的德行,一个安于索居的隐者形象呼之欲出;后两句如滔滔江湖激荡喷涌,从白发落墨,生发健拔昂扬的议论。全诗议论警动,憎爱分明,痛快淋漓而又不乏机趣幽默,在艺术上又含蓄蕴藉,颇堪赏味。

杜牧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527篇诗文  449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偶作寄朗之

白居易 白居易〔唐代〕

历想为官日,无如刺史时。
欢娱接宾客,饱暖及妻儿。
自到东都后,安闲更得宜。
分司胜刺史,致仕胜分司。
何况园林下,欣然得朗之。
仰名同旧识,为乐即新知。
有雪先相访,无花不作期。
斗醲干酿酒,夸妙细吟诗。
里巷千来往,都门五别离。
岐分两回首,书到一开眉。
叶落槐亭院,冰生竹阁池。
雀罗谁问讯,鹤氅罢追随。
身与心俱病,容将力共衰。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牧童

吕岩 吕岩〔唐代〕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行即兴

李华 李华〔唐代〕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